表格细解 植筋技术![]() 表格细解 植筋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,植筋是最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。常见的放弃预埋设计,直接采用植筋;二次结构中,填充墙与结构柱的拉结;加固改造中,加大基础、新增梁体都会出现化学植筋。卡本今天不再赘述施工流程,而是同大家探讨一下,在植筋过程中我们该注意的哪些数据。 如何对植筋孔洞直径取值 涉及到植筋就不可避免需要面对打孔问题,钢筋型号众多,粗细不一,将打孔的孔洞大小都设置成一致,显然不是明智之选,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。在建筑工程之中,很多工序操作都可在规范、图集上找到明确要求。 如何确定植筋胶的品质 结构胶的品质好坏直接决定到结构安全问题,每一个工程人员都应拥有一双辨别结构胶优劣的“火眼金睛”。实际您只需从结构胶的检测报告中的各个参数就可以评判出来了。以卡本植筋胶为例,不仅各项参数都满足规范要求,而且还通过了严格要求的安全性鉴定。 如何确定植筋的孔深植筋孔深的确定是需要就爱算得出,我们以砼强度:C30;结构胶:A级;环境温度≤60℃为计算条件: 1、基本锚固深度:LS=0.2αsptdfy/fbd 2、设计值:Ld≥ΨNΨae Ls 3、Φ12(三级钢)钢筋锚固深度计算: LS≥0.2αsptdfy/fbd=0.2*1.0*12*360/3.6=240mm Ld≥ΨNΨae Ls=1.1*1*240=264mm 直径小于等于Φ20的钢筋均按此计算。 谈了孔洞植筋取值、植筋胶品质、植筋深度等问题后,植筋胶用量问题也是值得讨论一番,用量过多造成浪费,用量过少无法满足混凝土基体与钢筋的粘接要求。而植筋胶一般灌至孔深2/3较为合适,注胶计算公式为V(ml)=2/3hπR2(h为孔深,R打孔半径)。 图片素材均来自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 上一篇: 结构加固,基础与砖墙的加固解析
下一篇: 预制楼板加固(深度案例分析)
|